雨伞像柴、米、油、盐一样,是过去福州人居家、出行少不了物件,这便成就了福州曾经兴盛一时的纸伞业。清末民国时,福州市纸伞作坊号称有300多家,以致《福州史志》记载:“福州洋中亭一带,每隔几米,便有一家伞店。”
近期在一电视节目上看到了一些关于福州伞业发展的报道,正如国内许多企业一样,受过金融危机创伤的福州伞业目前正处于缓慢恢复中。但和金融危机之前的状态不同,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员工的培养,注重在管理上的创新,这让笔者眼前一亮。对其中印象zui深的是一家私企老总在接了一笔500万美金的订单,做的*件事情便是筹划修建职工宿舍。究其原因,随着80后劳动力即将成为社会主要劳动力,以及经济的逐渐回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总已经转变之前的管理模式,注重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为了留好现有的企业员工,不断地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以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近日,中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国家重要战略的地位,此战略的提出将从制度保证、环境优化层面为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整体开发。”其中“以用为本”继“以人为本”之后,成为又一带有时代坐标色彩的全新理念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
对印刷包装企业而言,设备是工具,订单是核心,而人才则是促使整个印刷企业运作起来的命脉。随便走入一场人才招聘会,求职者比比皆是,但企业要想招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才却很少很少,究其原因,招聘企业都想招到自己想要的人才,而且很多印刷包装企业所急需的人才都是为了应对企业繁忙的订单,而如果招聘进来的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那么对企业而言则又多了一份成本。对于刚进入印刷行业的务工人员,从普通工人晋升到一个成熟的印刷机长,一般需要在车间锻炼3年~5年,如此才能很好地掌握一种印刷机的调机调色的过程。在接触一些企业的人事部门人士后了解到,有的企业情愿用技校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用大学毕业的学生。企业更愿意直接招聘工作三五年、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少有企业愿意花钱、花时间培养员工。所以,留住现有企业的人员对企业而言无疑也是节省成本、提益主要考虑因素。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三个“合适”也是当前在中国企业中颇为盛行的用人理念:人岗匹配!
“十二五”人才战略的提出,无疑给中国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也为企业自身进行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但是,对于国内印刷包装企业来说,如何很好地执行这一方针政策、让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的人才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据了解,目前珠三角地区有2000多家印刷厂,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除了周边的一些印刷企业来学校要人,浙江、上海等地区的印刷公司、出版社也纷纷来人来电到学校直接索要毕业生。对于学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学校一位负责招生就业的负责人认为,随着用人单位数量的增加,对求职者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技能,一些制造型的企业对大专生、中专生的需求数量不降反升。这一现象背后主要是,企业发展决定了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