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加热后能辨别真伪的二维码,是这样印刷出来的!

   2019-03-12 IP属地 上海4080
核心提示:二维码凭借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多种类型数据以及连接互联网的功能,迅速成为市场宠儿,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移动支付、企业营
 二维码凭借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多种类型数据以及连接互联网的功能,迅速成为市场宠儿,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移动支付、企业营销、产品溯源、产品防伪等。
 
  但是,印刷品上的普通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链接方式,本身并不具备防伪特性,复制成本极低,极易被仿造,同时其链接对象存在多种不确定性,会给扫描者带来一定风险,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扫描到错误信息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立体防伪二维码印刷方案,通过研发特定功能的油墨,采用特定的印刷工艺,实现二维码的防伪功能。
 
  方案设计
 
      上层
   
      为黑色二维码,采用自制的水性感温变色油墨印刷,该油墨主要以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连接料。
 
  水性丙烯酸树脂制得的水性油墨墨层具有良好的光泽度、透明性、耐热性、耐候性等性能,而水性聚氨酯大分子结构中的氢键具有较强的内聚力,模量和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较高,可以提高墨层的耐磨性和附着性。因此,水性感温变色油墨既具有环保性能,又具有较高的物理性能。
 
  另外,在油墨中添加70℃黑色变无色感温变色微胶囊,使得温度高于70℃时,油墨颜色可以自行消失;辅助添加一些功能性的助剂消泡剂、流平剂等,调整油墨pH值为8~9,使其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中间层
 
  为防伪标识层,采用水性立体防伪变色油墨印刷。
 
  立体防伪变色油墨采用水性丙烯酸树脂为主要连接料,同时添加适量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调整其耐磨性和附着力。
 
  另外添加70℃无色变有色感温变色微胶囊和可膨胀微球发泡剂F-35,发泡剂主要是热膨胀型微胶囊,在高温下囊心材料(低沸点有机溶剂)迅速汽化产生内压力,同时壁材受热软化,迅速膨胀,膨胀后其直径增大到原来的数倍,且形态稳定,因此可以呈现稳定清晰的立体图案。
 
  中间层还包括防伪识别码,其可以是图案、数字、字母、符号、文字等,面积不大于二维码面积即可。
 
下层
  主要为承印物,承印物可选择普通白卡纸和复合金银卡纸等。
 
  印刷方式
 
  网印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可以在特殊形状的造型物上及凹凸面上进行印刷,使用范围极其广泛,与二维码的使用范围几乎完全重叠。另外,油墨厚度可达30~100μm,墨层覆盖力强,图文立体感强,可以更好地体现本文设计的二维码的防伪特性。因此,本文的印刷方案基于网印而设计。
 
  (1)选用自制的立体防伪网印油墨,采用100~250目网目线数印刷防伪标识。
 
  (2)在防伪标识上,用自制的水性感温变色油墨,采用100~250目网目线数印刷二维码图案,并在60℃下连线烘烤或自然晾干,保证在不变色的前提下干燥。
 
  防伪过程
 
  (1)拿到样品(如图2a)后,正常扫描二维码,手机上提示需要输入对应的防伪识别码(若接入后台,会提示需要输入对应的防伪识别码,如图2b所示;或扫描二次防伪二维码,如图2c所示)。
 
  (2)用打火机加热或者其他加热方式加热至65~70℃以上时,上层黑色二维码几乎消失,同时底层防伪标识显现,如图2b(为一串字符)、图2c(为隐藏的二维码)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防伪标识逐渐凸起,加热至110~120℃时,立体感增强,立体图案清晰可辨。
 
  (3)移去加热源后,上层二维码颜色恢复,底层防伪标识颜色变为无色,但是立体图案未消失,用手触摸时,有强烈的凸出感,如图2d所示,保证了防伪二维码的一次性使用。
 
  (4)通过扫描上层二维码进入数据库,根据提示输入图2b所示的防伪识别码或扫描图2c所示的防伪二维码,查询产品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加热后又恢复至常温的二维码,还能继续扫码,不影响产品的二次宣传,从而达到“一次使用,二次宣传”的效果,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又防止了复制和盗用,保护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综上,本文提出的立体防伪二维码具有以下特点:整个防伪过程颜色可逆,但立体感不可逆;采用水性油墨,绿色环保,还可通过改变水性油墨的配比,使其在胶印、凹印或胶印、凹印、网印相结合的印刷中应用;网印可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异形印刷产品的印刷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1255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