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工人正在位于河北省迁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家企业生产纸质包装产品。近年来,迁安市加快发展包装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高新技术等产业,构筑了多元产业格局。 彭月娟摄(中经视觉)
编者按 自5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商超、集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快递塑料包装中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名单。
限塑、禁塑已经是社会共识,但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落地难问题。升级版“限塑令”能否带来减塑行动力升级,如何推动限塑、禁塑真正落地?对此,一些读者通过来信提出了建议。
精准执法强化政策执行力
“限塑令”落地实施近12年来,仍是喜少忧多,存在落实不平衡、执行力较差等问题。比如,在大超市等执行相对较好,但在集贸市场等地方落实得就比较差。
正因如此,此次实施的北京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在明确相关限塑要求的同时,规定了相关具体罚则措施。比如,商品零售场所使用超薄塑料袋将被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这显然增加了“限塑令”的执行威力。
在加大限塑、禁塑立法和执法力度之外,还可考虑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制约机制。比如,建立“限塑黑名单”,让违规者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不敢也没必要再违规。
同时,还应看到,“限塑令”之下各种违规塑料制品仍大行其道,说到底是一个需求决定市场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人对限塑的环保意义缺乏必要认识,即便认识到环保意义,也为了图方便一次又一次地在内心“说服自己”,自觉限塑的能动性不够强。另一方面,符合要求的包装袋等替代品供应不足,或替代品成本较高,限制了商家和普通群众自觉践行“限塑令”的积极性。
为此,在严格按照现有法律法规严肃执法“堵”的同时,也要通过进一步强化限塑宣传、加大替代品研发供给等“疏”的方式,激发群众限塑能动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我国将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升级和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期待各地能按照这些要求,及时配套完善更丰富和强有力的措施,让限塑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余明辉,河南省内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积极推广绿色环保替代品
传统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可降解塑料膜等制品,实际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加之限塑不力等影响,推广起来并不十分顺畅。消除传统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应积极开发、推广使用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首先,要整合现有科研力量,学习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以企业为主体,以解决生产生活之需为切入点,走产学研联合攻关之路,依靠科技创新,积极研究开发对环境友好、可逐步实现100%降解的塑料制品。
其次,可以对现有塑料制品企业加以整合提升、改造升级,坚决淘汰落后旧产能,鼓励改造达产乃至新上科技含量高的可降解的新产品,使企业研发、生产的塑料制品真正达到无污染、可降解、绿色环保的效果。
第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新型绿色、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研发、推广使用要在科研经费补助、减税降费、宣传引导、考核奖惩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出台和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占有率。比如,对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在科研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让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享受免征增值税,所得税试行“两免三减半”政策;畅通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收利用渠道,将其与垃圾分类有效衔接起来;把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纳入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素质提升等考核范畴,多措并举,形成相关制度合力。
(作者彭竹兵,云南省曲靖市财政局)
自备购物袋应该成为习惯
一般来说,生活中人们对于免费的东西总是津津乐道,但免费最后常常造成严重的浪费,在集贸市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买菜后为了防止塑料袋破损,总是要求卖家多套上一个塑料袋,客观上也增加了塑料袋的用量。
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商超、集贸市场免费提供塑料袋,方便了自己购物,减少了随身携带购物袋的麻烦,但日积月累,不仅导致环境污染,也使“限塑令”难以真正落地。因此,通过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以收费取代免费,以经济手段促使减塑行动升级十分必要。
同时,消费者应当提升环保意识,改变不科学的消费习惯,在购物时主动携带购物袋,这不仅是为了节省一点费用,更能体现社会文明新风尚。毕竟,生态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爱护。此外,在购物袋、塑料袋设计上,也需要更美化,更轻便化,并且可再生、可降解,方便携带,回收清洗后可再次利用,以此减少塑料袋增量。此外,还可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对出售影响环保的塑料袋征收环境污染税,通过价格手段,促使更多人自带购物袋,从而推动限塑禁塑真正落地见效。
(作者曹建明,江苏常州戚机厂报社)
快递包装“减塑”是重要一环
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635.2亿件快递中,塑料包装占比约为41.1%。从某种程度上说,禁塑、限塑真正落地,将推动快递包装的环保化、绿色化,从源头为快递垃圾减量,是必须攻破的一关。
一是加快绿色材料研发。目前,我国市场上很多快递包装袋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埋在土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降解。因此,强化源头管理,让可降解、环保型塑料袋逐步替代老式塑料袋已迫在眉睫。各快递企业应把绿色包装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不断推进包装材料技术革新。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出台鼓励措施,支持绿色包装材料研发和推广。
二是推广可循环使用中转袋。与传统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相比,环保帆布袋等能重复使用、可降解回收,不仅能够减少快递包装废弃物带来的污染,从长远看也有助于降低快递企业成本,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是加强快递箱、快递袋回收重复使用。目前,快递塑料袋、珠光袋、编织袋等的回收利用基本上还是空白,各快递网点也应推出塑料包装袋回收服务,并合理加以重复使用。
近年来,一些快递企业也在探索研发环保型快递包装。但是,相关技术、规格标准并不统一,且缺乏强制性,效果并不佳。因此,让快递包装“减塑”,不能只有快递行业的“自觉”,相关部门既要制定更具实操性的环保包装标准,也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引导,推动环保快递包装从技术研发到应用的全流程发展。总之,快递包装“减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界共同参与,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