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17亿募资闲置创收,青山纸业募投停滞或另有隐情

   2020-11-09 IP属地 上海13240
核心提示:4年前经营疲软的青山纸业(600103.SH),突然募资近21亿,冀图以一项超声波制浆技术令自己变身白马股。4年后,募投资金还在17亿
  
4年前经营疲软的青山纸业(600103.SH),突然募资近21亿,冀图以一项“超声波制浆”技术令自己变身“白马股”。
 
4年后,募投资金还在17亿在账上,但项目却难以继续推进。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这17亿闲置的募投资金,为青山纸业近几年利润贡献了“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4年来募投项目未能实施的原因,可能并非公司所声称的”中试效果不达标“,而是该募投项目涉及的关键专利技术被卷入”侵权诉讼“,而这项关键专利技术,是20亿项目能否实施的关键。但公司却未充分披露该信息。
 
利润半壁江山靠“吃利息”
 
4年前青山纸业的一笔定向增发没用掉,如今变成了“老大难”。
 
10月25日晚间,青山纸业公告称 ,2016年9月定向增发募集的近21亿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和已使用部分资金,截至目前,有募集资金和收益及利息收入余额合计为17.36亿元,闲置在账上。
 
这17.36亿资金,占了青山纸业总资产近三成。
 
青山纸业董事会决定以17.36亿作为最高额度,将这笔闲置资金在董事会授权有效期内进行滚动现金管理。
 
截至2020年6月30日,青山纸业这笔钱,已经有13.80亿元用于购买现金管理产品。
 
不过,截至2020年6月末,青山纸业账面货币资金,加上主要为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只有16.7亿元。这表明,青山纸业账面上看上去“很有钱”,实则除掉这笔闲置资金,账面基本没钱了。
 
截至2020年10月23日,本次募集资金已使用5.276亿元。截至2020年11月13日,预计累计实现理财收益和利息收入2.12亿元。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青山纸业合并口径净利润总共只有4.4亿元,超过17亿闲置资金的孳息,就达到了2.12亿元,占比重达近五成。这表明,青山纸业这几年来,有近一半净利润,就靠着这笔闲置资金“吃利息”。
 
5.276亿元已使用的资金,其中4亿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而1.276亿元,用于原募投项目一期工程3号纸机改造工程——13 万吨高档包装原纸(食品和非食品包装)生产线改造,并使之具备过渡期间同规模生产非食品包装原纸的生产能力。该工程于 2016 年下半年即已交付使用,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276亿元。
 
该改造项目,实现收益并不理想。根据此前披露信息,2019年度3#纸机销售产品实现效益-3726.86万元;2020年上半年3#纸机产品实现效益-2903.66万元。
 
而募投项目的主体工程,为“年产50万吨食品包装原纸技改工程”,计划投资总额为22亿元。但除上述3号纸机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并没有进展。
 
长期关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预案的正菁咨询投资总监石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般判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项目靠不靠谱,可考察四个因素:一是,公司主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弱,继续上募投项目是否会产生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二是,公司利用募集资金进行跨界收购,或大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三是,定增对象的出资能力和身份资格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这其中是否可能存在大股东或实控股人签有股权抵押和保底协议;另外,募投项目的市场前景。
 
“如果上述因素存在负面指标,则可能表明该定投项目’不靠谱’”,石建说。
 
募投项目受阻涉专利诉讼?
 
2016年9月募集资金到位后,青山纸业于2017年4月投入超声波竹木制浆中试生产线,组织以竹木为原料的深度研发与试产,但公司称,相关中试产品工艺及指标一直未达预期,加上此后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项目始终未能按原计划推进。
 
但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实际情形可能并非如此。
 
2016年,青山纸业发布募投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定向增发预案时,曾预期,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平均每年可获税后净利润 4.68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高达24.82%。而此前公司年净利润数年未超过5000万元。
 
募投资金到账后,公司股价也来到了阶段高点——5.3元附近,而最新收盘价为2.03元。
 
2015年,青山纸业以并购方式引进超声波制浆专利及相关人才,还在2017年设立下属研究院,深度研发超声波制浆技术,定向增发正是为此项技术谋求产业化。
 
不好的征兆在收购技术不久后即已出现。事实上,这笔牵涉20亿投资的专利技术,在募投资金到位后至今,都伴随着诉讼争端,其专利权归属甚至很长时间内都存在争议。
 
2017年7月,公司公告称收到一份民事起诉状。两名自然人原告认为,青山纸业受让的“相关专利技术”未经其二人许可。要求青山纸业停止使用28项专利技术;并请求包括青山纸业在内的两名被告赔偿损失7200万元。
 
经过旷日持久的诉讼,2019年1月,青山纸业公告称,公司在该案中一审胜诉。
 
对于上述专利权诉讼,青山纸业称,公司已在法定程序下完成了专利款项支付与专利权人变更手续,相关专利深度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作正在推进中,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工作未受实质影响,案件实质为原告与其他被告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利益纠纷,与本公司无关。
 
资深市场人士由此推断,青山纸业重大募投4年未实施,试验不成功可能只是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专利权纠纷出了问题。但公司对此可能并未完整披露。
 
2017年7月该案诉讼之初,青山纸业就一直未明确披露“相关专利权”,即“超声波制浆术”,而是使用模糊字眼“本案专利技术”、“相关专利技术”。直至2018年年报中,公司才披露,该项诉讼争端涉及“超声波制浆技术”。即便如此,公司仍未明晰该技术纠纷,是否直接影响募投项目的实施。
 
有专业法律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2017年7月,专利权诉讼发生时,青山纸业对案件的核心信息披露不充分,且未清晰揭示该案与重大募投项目的关联性,直至2018年年报方才披露“一星半点”,其间时间跨度将近一年。而这一重大募投项目,直接影响投资者对青山纸业的价值判断。如果上述关联性属于重大事项,则公司涉嫌刻意隐瞒或虚假披露。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青山纸业2015年并购该项技术,却在2018年突然做了“资产减值。”这项名称为“一种利用超声波制浆――――漂白一体化工艺”的专利技术,在“无形资产”中列示,该项无形资产账面原值为3亿元,2018年年末摊余价值为2.3亿元,因该技术使用未能使募投项目的中试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2018年公司又对其计提资产减值3000万元。
 
目前 ,青山纸业在“超声波制浆”专利诉讼中一审胜诉,败诉方是否继续上诉,以及对募投项目的影响几何,公司也未有披露。
 
对于公司50万吨食品包装纸募投项目,是否系因专利权之争而未能顺利上马,以及公司是否在此项专利技术上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形,第一财经记者致电青山纸业,但至发稿,公司未有回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15788.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