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时,盼着上班;复工了,又变得焦虑。疫情过后,职场上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和压力,让一些人患上“职场焦虑症”。
在心理专家看来,追溯职场焦虑的根源,一方面是缺少学习内驱力——忍不了现在,看不清未来。另一方面,是没有平衡好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以为抓住所有机会,就能拥有一切。
本期《解忧电台》,教你正确化解职场焦虑,一起抖擞精神,充满干劲儿。
前段时间,夏夏听到要复工的消息,心里凉了半截。好性子的她,在单位第一次跟领导撒了脾气。几天后,她没来由地心慌、气短,跑了好几家医院,但任何问题也没查出来。
这些症状,实际上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焦虑的表现。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面对未知时的力不从心,以及外界变化带来的恐惧感。
当你缺少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越来越焦虑
惰性会让我们丧失学习内驱力,忍不了现在,看不清未来。
在微博上,有张图很写实:一个人正襟危坐在电脑前,呆呆的,头顶冒出一小行字:疫情再不过去,都快忘记自己原来是干啥的了。
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有人之所以感到害怕,是因为直接从舒适区跳到了恐慌区。
比如,疫情过后,客户少了,工作量却多了;厂家断货,只能对着订单干着急……我们在处理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时,就会无所适从。工作还不错的,担心被裁员减薪;对工作不满意的,又不敢跳槽……
大家都很关注李子柒,一个女孩,能把种菜、做饭这种烦燥不堪的事搞得那么美。她满园的瓜果梨桃,春有百花,秋有百果,可你也要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努力学习打拼,怎么可能取得丰硕的果实。
有一位叫甜甜的姑娘,3年前还是一家工厂的HR。去年,她考取了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开了微信号,做自媒体,收入节节攀升后,也不为“死工资”感到焦虑了。
记得《时间的格局》里,有这么一句话:唯有梦想,才配得上你焦虑;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的焦虑。拥抱不确定性,才能给自己更多的自由。
不是抓住所有机会,就能拥有一切
或许你有这样的体会:原本工作劲头很足,但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即便自己那点干劲儿都消耗完了,还是不能完成。最近,很多人抱怨,复工后,比平时一个月的工作量还大。
一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每天都有列清单的好习惯——他会筛选出20%的重要事情和80%的一般事情,并确定先后顺序,预设完成时间。在归类时,把最有价值、最关键的事情放在A类,把最多的精力聚焦于此,其次B类,再是C类。
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告诉自己,必须尽快完成工作,这种想法让我们感觉到被逼迫一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工作的奴隶。
一个网友的留言,引起很多人共鸣:他说,曾向一位成功人士请教,对方说,我永远只给优先度最高的任务分配时间。但绝大多数人分配时间时,总是选择最容易的事。所以,成功的总是少数人。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资源。不是一定完成清单上的所有事项,而是完成清单上全部重要的事项;不是处理完所有等待约见的人,而是把真正重要人物的问题处理完。
有时,切断智能手机对自己的干扰,专注是高效的前提;按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工作上。
要知道,不是抓住所有机会,就能拥有一切。
焦虑一时打不败你,要拥有“对付”它的底气
如果从22岁工作算起,人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适当的焦虑,会使人保持一个高唤起的觉醒状态,让人干劲十足。比如有的人越是临近最后期限,就越是思如泉涌,灵感迸发。但长期且巨大的焦虑,会损害我们的神经系统,让人失去动力和活力。
这世上没有铁打的身体,该休息时就休息,想哭泣时就哭泣。
去海滩、深山、沙漠,或是大城市的水族馆、游乐园玩一玩吧。吃点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美食的治愈能力自古以来都是强大的。看看那些CEO和高管们,即便再忙,也会抽空运动,释放多巴胺。
曾听闻一个词语,叫“因定生慧”。很多成功人士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冥想,简单地盘腿,以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在床上,专注于呼吸,摒除杂念。时不时切断他人的干扰、切断与工作的联系,甚至切断手机电源,好好喘口气。
我们不能避免焦虑的存在,但可以去接纳它,与它共处。永远记得,先处理心情,再处理工作。唯有勇敢面对,才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当你下一次,在工作中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切记不要做甩手掌柜,甚至拍拍屁股走人。焦虑一时打不败你,你要做的,是让变得更强大,从而拥有足以“对付”焦虑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