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2021中国印刷电路板产业链分析:下游消费市场带动行业发展

   2022-03-29 IP属地 上海智研咨询62250
核心提示:一、产业链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印

一、产业链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印制电路板的产业链明确,上游材料包括铜箔、树脂、玻璃纤维布、木浆、油墨、铜球等,其中铜箔、 树脂和玻璃纤维布为三大主要材料;中游基材:主要为覆铜板(CCL),由铜箔、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纱等原材料加工制成;下游行业,印刷电路板应用领域至今几乎涉及所有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通信、航天航空、工控医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



印刷电路板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上游行业



电子电路铜箔是沉积在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铜箔,是制作覆铜板和印制电路板的主要原材料之一。2020年中国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为33.5万吨,同比增长14.73%。2021年中国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为35.2万吨,同比增长5.07%。



2015-2021年中国电子电路铜箔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情况。202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为10765.4万吨,同比增涨3.96%。



2011-202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及增速(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印刷电路板(PCB)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三、中游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联件,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2021年我国印刷电路板及相关企业新成立数量为118家,目前,广东省印刷电路板及相关企业数量分布最多,企业数量达2249家。



2013-2021年我国印刷电路板及相关企业新成立数量(单位:家)



数据来源:企查查、智研咨询整理



从营业收入看,截止2021年3季度,深南电路企业营业收入为97.55亿元,兴森科技企业营业收入为37.17亿元,景旺电子企业营业收入为67.6亿元,生益科技企业营业收入为153.8亿元。



2015-2021年我国印刷电路板领域重点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报、智研咨询整理



截止2021年3季度,深南电路企业净利润为10.27亿元,兴森科技企业净利润为4.89亿元,景旺电子企业净利润为7.09亿元,生益科技企业净利润为23.39亿元。



2015-2021年我国印刷电路板领域重点企业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报、智研咨询整理



四、下游



2020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46.6%下滑到45.7%,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79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2.3%;2021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



2016-2021年全国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工信部、智研咨询整理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1年中国电子计算机产量为48546.4万吨,同比2020年增涨19.84%;2020年中国电子计算机产量为40509.2万吨,同比增涨13.64%。



2010-2021年中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影响,汽车电子广泛应用于汽车各种领域中。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成长,2021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约1104亿美元,同比增涨7.29%。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为1181亿美元。



2017-2022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2014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