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快递包装循环使用,规模化发展需多方协作

   2022-07-04 IP属地 上海包装印刷产业网整理2220
核心提示:可循环快递包装就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快递箱。它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坚固、轻便等优点,同时采用卡扣、魔术贴等进行封箱,以此来替代胶带和塑料填充物。  近年来,随着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俨然成为

       可循环快递包装就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快递箱。它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坚固、轻便等优点,同时采用卡扣、魔术贴等进行封箱,以此来替代胶带和塑料填充物。


  近年来,随着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俨然成为了“快递大国”,据数据统计,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突破3亿。然而,如此庞大的业务量带来的却是难以消化的包装垃圾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针对于此,电商平台、物流公司都开始在快递包装上做起了“绿色”文章。就拿前不久的“618”年中促销为例,不少商家、企业多开始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有的原箱直发,有的使用循环箱,有的包装箱则是由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显然,可循环快递包装已逐步进入了消费者的生活中。

 

  顾名思义,可循环快递包装就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快递箱。它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坚固、轻便等优点,同时采用卡扣、魔术贴等进行封箱,以此来替代胶带和塑料填充物。

 

  2020年12月,我国发改委、国家邮政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中提出:到2022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700万个,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全国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快递包装基本实现绿色转型。有数据统计显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可循环快递箱(盒)应用规模已达到758.69万个。

 

  目前,各大企业推出的可循环快递包装成果还是喜人的。顺丰推出的丰多宝(π-box)循环包装箱,截至去年12月底,已投放达72万个,循环使用280万次。京东推出的“青流箱”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30余个城市常态化使用,在生鲜链中全面使用可折叠保温周转箱替代一次性泡沫箱,据统计,2021年共计使用了6000余万次。

 

  虽然可循环快递包装的投入量日益增多,但是在终端消费环节仍比较少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猜,因为它给消费者和企业都带来了不少麻烦。

 

  使用可循环快递箱就意味着需要快递员送达快递后,现场将箱内物品取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讲,这难免会有诸多不便。而且对部分群体来说,大部分快递只能被投递在驿站或快递柜,拆开后还需要等快递员上门取箱子,这显然比一次性快递箱麻烦多了。加上可循环快递包装是多次循环使用的,尽管循环过程中会进行消杀工作,消费者对其卫生问题还是比较担忧的。

 

  对于企业来讲,在同等条件下,一名快递员派送一个普通快递的时间约为2.4分钟,而派送一个循环箱则需要8分钟,大大降低了快递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就意味着要建立循环包装发放、回收等体系,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管理成本。

 

  事实上,推广可循环包装快递在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减轻环境压力等方面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若想实现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良性循环,就需要提高企业、快递员、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首先就是要统一规范循环箱。目前各快递企业推出的循环箱在材质、尺寸上并不相同,只能在自家企业内流通,而这,无疑会降低循环箱的利用率。因此,有关部门应联合业内企业制定统一的循环箱标准,以此让循环箱在企业间互相流通,让循环箱发挥其最大的循环功能。

 

  再次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回收体系。循环箱回收难的问题前文已将讲过了,因此,企业应建立多元的回收体系,在学校、单位、小区等附近设置多个回收站,以方便消费者自行交回箱子,同时也方便了快递员统一回收。

 

  最后就是加大宣传力度。事实上,多数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可循环快递包装,而使用过循环包装的消费者对于它的认识也还停留在麻烦、卫生安全不确定的层面上。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联合企业、学校、社区共同宣传可循环快递包装,提高消费者对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大力推广,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和堆积如山的一次性快递包装说再见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2119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