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快速发展 生物降解塑料前景如何?

   2022-11-22 IP属地 上海中商产业研究院2550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塑料循环经济,建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改进和创新塑料原料,致力于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可能产生的塑料污染。相比传统塑料的替代方案有传统非石化材料(如玻璃、陶器、金属、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具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塑料循环经济,建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改进和创新塑料原料,致力于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可能产生的塑料污染。相比传统塑料的替代方案有传统非石化材料(如玻璃、陶器、金属、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类塑性,应用范围更广。


  中商情报网讯:降解塑料指能够在自然或堆肥环境中降解的塑料,如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等。生物降解塑料会在自然好氧(堆肥)和厌氧(垃圾填埋)环境中分解,可以使用可再生且易分解的生物质来节省化石资源。近年来,在碳中和、能源转型以及环保领域的政策推动下,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传统塑料的最佳替代,其使用和推广得到政策大力支持,未来传统塑料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生物降解塑料大范围取代。

 

  一、生物降解塑料概况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塑料循环经济,建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改进和创新塑料原料,致力于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可能产生的塑料污染。相比传统塑料的替代方案有传统非石化材料(如玻璃、陶器、金属、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类塑性,应用范围更广。

 

  生物可降解材料分为石油基和生物基。石油基可降解材料上游原料为石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所采用原料为可再生生物质(如糖类、植物油),可持续性更强,生产过程更安全,是传统塑料最重要的替代方案。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等;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等。目前,可降解塑料中PLA、PBAT的生产较为成熟,PHA因其性能优异潜力较大。

 

资料来源:化工进展、普华永道、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

 

  1.生物降解塑料产量及消耗量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总产量由16.6万吨增至24.1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9.7%。由于产能不断扩大,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量将达到36.5万吨。

数据来源: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降解购物袋、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等下游产品稳定发展,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量由2016年的15.1万吨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2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9.8%。未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量将大幅增长,预计2022年消耗量将达33.8万吨。

数据来源: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生物降解塑料销售收入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销售收益总额从2016年33.9亿元到2020年6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7%。其中,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一次性购物袋及其他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销售收益分别以13.4%、15.8%、16.0%及10.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销售收益总额将达96.9亿元。

数据来源: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分类中,一次性购物袋市场份额最高达71.3%,其次为一次性餐具,市场份额21.5%。快递包装市场份额4.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生物降解塑料专利情况

 

  从专利发布数量来看,2016-2021年中国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递增,从357项增长到637项,该领域受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企业创新力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智慧芽、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生物基降解塑料企业现状

 

  从PLA现有产能看,受制于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因素,目前中国PLA市场分散度较高。河北华丹和丰原集团都拥有5万吨/年产能,位列中国PLA企业的领先地位。浙江海正拥有4.5万吨/年产能,称已自主掌握丙交酯(聚乳酸中间体)等核心技术。从在建产能看,PLA新增产能行业集中度较高,浙江友诚、丰原集团、同邦新材料的在建产能均在30万吨/年及以上量级,较现有产能有显著提升。

数据来源:DeepTech、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对PHA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是世界上生产PHA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国家,目前规划产能超过10万吨。从现有产能来看,天津国韵生物、北京蓝晶微生物、北京微构工场、珠海麦得发、深圳意可曼走在前列。从规划产能来看,天津国韵生物计划在吉林建设10万吨规模的生产线。蓝晶微生物新一轮融资开始建设PHA量产基地,总产能规划为10万吨,分三期建成,其中5000吨的一期生产线将在2022年内建成投产。微构工场于2021年6月完成200吨的PHA装置投产,并且在7月利用得到的PHA成功制成纤维纺,在生物合成塑料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数据来源:DeepTech、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前景

 

  1.多项政策推出有利行业发展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020年我国发布了史上最严“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2021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将“生物能源稳步发展,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等进展明显”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目标。6月国家市监局、标准委、工业部发布《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等政策表示加强生物材料的研发力度,要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

 

  2.技术创新有利市场发展

 

  技术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市场的产业转型升级。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制造商(特别是部分领先的制造商)致力于提高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性能,例如尺寸、厚度、颜色、承重力、抗撕裂性及透光率等。先进、成熟的技术对于制造优质的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和减少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与浪费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先进、成熟的技术有利于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3.应用场景更加多元

 

  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可在日常消费、医疗、农业、工业领域得以应用。可降解材料凭借其无毒安全、保温性强及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在餐饮盒、包装袋、吸管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日常化,未来有望逐步替代普通塑料。医疗、农业领域的应用方面,应用还较少,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产能的不断扩大、成本下降,医疗器械中应用可降解将提升与人体的相容性、有利于身体恢复;农业应用可降解将减少对土地污染,落实绿色农业。可降解材料未来能够通过共混、改性等实现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中长期有希望替代工业级塑料,应用在3D打印、生物、电子和涂料等领域。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21608.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