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印刷与医书有何故事?上海两博物馆联展,一份古方首次公开展示

   2023-10-26 IP属地 上海澎湃新闻2680
核心提示: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千年的中医医术离不开历代医者传承,其中,印刷医书为中医传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10月26日,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在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举办“灵兰墨韵·一本医书”联展。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千年的中医医术离不开历代医者传承,其中,印刷医书为中医传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10月26日,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在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举办“灵兰墨韵·一本医书”联展。

“灵兰墨韵·一本医书”联展开幕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供图


此次联展以“本草润中华、印艺传文明”为主题,设有“近代中医书刊常用印刷术”、“近代中医书刊主要刊印机构”、“近代中医书刊与中华文化”三大版块。

展陈的近代中医书刊来自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如清宣统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的《增广本草纲目》、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医宗金鉴》、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印行的《太仓傅氏医学三书》等“镇馆”级医书。

何氏后人捐赠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林则徐戒烟丸方》是首次公开展示


如竿山何氏的《林则徐戒烟丸方》是首次公开展示。竿山何氏中医文化是上海非遗项目,从宋代起就有何氏世医悬壶于当时的青龙镇,距今跨越800多年,赓续三十世,医者达300多位,为后世留下重要的中医药史料和病案记载。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馆长刘委说,此次两家博物馆的“共建”,旨在一起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一本医书”作为博物馆藏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也将成为中华印刷博物馆的可持续传播内容。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表示,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大学校”功能,此次两家博物馆推出联展,是双方跨界融合展览展示的首次合作,也是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次创新探索。

展览现场


中医药博物馆馆藏,钱蔚起重刻本《本草纲目》


同日,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还正式签署了“文化共建”战略协议,双方将在博物馆融合展览展示、创意互动可持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等领域共同探索,合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传播实践基地”。

此次联展将持续六个月,在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印刷术和中医书刊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大家讲”的主题,开展“中小学生中医典籍诵读”、“长三角中医文化故事征文”、“中医芳香墨韵艺术”等互动项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om/news/show-2368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龙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80008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