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侯延波表示,2023年将实施绿色发展“9218”工程,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低碳转型,到年底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深入推进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两项治理,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8亿个。
国家邮政局近日表示,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低碳转型,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聚焦绿色革命
商务部网站日前通知,根据商务部相关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企盟(北京)电商物流技术研究院组织编制完成《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意见稿)行业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中规定了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适用于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包装生产企业和商品生产企业。
此次发布的意见稿对物流包装的材料、性能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纸质材料、塑料、金属等常用原材料的成分指标。值得关注的是,在减量化与限制过度包装上,意见稿提出,物流包装层数不宜超过2层;产品单次包装成本不宜超过产品总成本的5%,物流包装成本不宜超过物流成本的10%。在确保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中包装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包装填充物。
在回收利用方面,意见稿明确,可通过直接回收、第三方回收、网点回收等方式回收包装。对于废弃包装,应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能再生利用的部分进行无害化处置。宜建立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事实上,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2021年3月12日起实施的《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明确中规定,寄递企业应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回收流程,对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此次意见稿则是在上述政策基础上,对包装技术和管理要求方面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引导绿色发展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全国快递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
对此,专家表示,尽管如此,但我国快递包装绿色化的现实状况距离相关要求仍有不小差距,快递过度包装、包装浪费等问题依然存在。另据相关统计,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105.8亿件,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每年消耗纸质废弃物超过10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200万吨,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在提升服务业绿色化水平部分,白皮书提出,升级完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引导生产商、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和可降解包装,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
专家表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电商物流包装消耗快速增加,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与日俱增。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我国大型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达到生活垃圾增量的85%—93%,包装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电子商务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
与此同时,为了治理快递包装过度浪费、不环保问题,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我国《快递暂行条例》明确,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多地积极推进
专家表示,以标准化推动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发挥主导作用,多地也在积极部署。
近日,辽宁省邮政管理局提前制定了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邮政快递业检查清单,明确了检查对象和检查的具体内容。下一步,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继续开展联合检查,确保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天津市邮政快递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达到99%,快递一联式电子运单使用率接近100%。2022年全市配置标准化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达3000个,新增回收复用瓦楞纸箱910万个,新增投放可循环快递包装箱10万个,总量达到10.9万个。
专家表示,绿色包装材料的成本通常比传统包装材料高,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并需要在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目前大多数绿色包装材料仍处于发展初期,绿色包装材料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在运输过程中易破裂、易变形等,这会影响包装的保护性能,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改进,以提高性能和可持续性。
另外,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开始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来保障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业内人士认为,推行物流绿色包装还需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快递企业、消费者共同发力,绿色包装材料的成本通常比传统包装材料高,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权衡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