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经济时代呼啸而至,对于企业来讲,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修课”。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人与机器、机器实体与数字虚体全面连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
所有企业都绕不开工业互联网,但实体企业真正以数字化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却不多。对于数字化深度不同的企业,数字化所释放的发展活力也不同。阳光纸业(2002.HK)作为传统造纸企业,近年来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技术变革,成为造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其数字化转型成果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纳入教案、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鼎革奖”,并荣获了全国轻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四届5G“绽放杯”二等奖,这一个个荣誉,彰显着阳光纸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阳光纸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单靠规模扩张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创新不单单是进行产品创新,还要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指的是从传统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在管理方法升级、管理手段改进、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实现突破。而做到这些,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只能是纸上谈兵。2006年,阳光纸业就以高起点成立了ERP小组,与世界500强企业SAP战略合作,于2008年正式上线ERP项目,成为中国造纸行业首家全面使用SAP ERP系统的造纸企业,完成了阳光纸业基础管理体系的搭建。
ERP系统上线后,阳光纸业没有止步不前,在推进过程中不管从前期筹备还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层、中层和底层也需要思想统一。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先后引进北大纵横及弘毅咨询对公司的组织、流程、ERP、供应链等进行全面梳理,奠定了全面实现信息化的基础。通过IT带动企业管理提升、管理咨询带动系统升级,从而实现了财务一体化、流程线上化、系统平台化、管理数字化和数据共享化。
搭建起智能化管理平台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上下游各环节的业务协同对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2013年,阳光纸业成品库存居高不下,而客户需求的SKU却常常缺货,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库存迫在眉睫。阳光纸业率先在造纸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升,当年成品库存周转次数由5次提升至13次,远远高于同行业7.1次的平均水平;订单交付周期由168小时减少至70小时,为国内同行业平均142小时的50%以下;客户满意度由80%提升至98%。
伴随着公司供应链管理咨询的推进,解决企业内部物流成本高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一个成品仓库仅叉车司机就有近百人,而保管员的数量比叉车司机还多。为降低内部物流和人员成本,通过实施EWM项目,以智能化取代人工操作,使成品库减员160人,比此前减少73%,年降费用1300万元;成品搬倒从每月8000吨降至2000吨,每年降低内部物流成本230万元。
针对采购品类和采购金额的快速增加,阳光纸业战略性地对采购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了供应商关系管理SRM项目。项目实施的当年,降低采购费用3000万元。与原来上线前的效率相比,整个仓储、采购、财务等减少30%的工作量。为提升原料进入过程的效率,公司新上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简化了计量流程,减少了厂内滞留车辆数量,精简人员60名,年节费用500万元。
为大幅提升生产管理水平,2021年,阳光纸业搭建了智能制造基础平台,通过实施MES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生产执行过程全方位管理覆盖,对工艺、设备、能源异常提前预警,稳定了生产。通过实施车间、成本、质量、计划、安环等模块的数字化管理,年可减少工时7.2万个,年减少纸张打印56万张,节约费用360万元。同步实施5G项目,通过5G+大规模设备数据采集,减少维护人员35名,检测效率提升70%,年节费用350万元。